学校主页
 学校首页  首页  机构概况  党建工作  关心下一代  志愿服务  文化养老  名家风采  政策法规  下载专区 

名家风采

名老中医
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 名家风采> 名老中医> 正文

【生活日报】国医大师尚德俊:好家风是传家宝

时间:2017年06月19日 访问次数:

国医大师尚德俊:好家风是传家宝
生活日报记者 董广远
人物简介 :
   尚德俊,山东中医药大学外科教授,著名中西医结合外科、周围血管疾病专家,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,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名老中医药专家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历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、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省外科学会主任委员。
   尚老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、周围血管疾病临床医疗、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,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、闭塞性动脉硬化症、糖尿病肢体血管病变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大动脉炎、雷诺综合征。50多年来,尚老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,勤思精研,执著追求,对外科领域的研究甚为广泛,论著颇多。出版学术专著15部,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。
被亲人拽出黄土高坡,他立志好好读书
   《外科医生道路》《难忘真诚的人》……几本由尚德俊撰著的书籍摆放在桌面上。
   “这是我父亲前些年写的。”山东省中医院周围血管病科主任医师秦红松,在结束周五下午的门诊后,赶在与记者邀约的采访时间前赶到,并细心地摆放出父亲尚德俊撰写的关于学术、生活的著作,全然没有专家的架子,颇有其父谦卑之风。
   “最近父亲身体不太好,住院了。”关于一代“国医大师”的传奇经历和家风,也只能由其儿子秦红松代为讲述。
   2014年10月30日,来自山东省中医院的尚德俊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了“国医大师”的称号,和他一同接受荣誉的,还有来自其他省份的28位杰出中医大师。尚德俊成为了我省第二位荣获“国医大师”称号的中医大家。
   这么一位拥有如此高专业技术的国医大师,却为人谦卑,对待病人一律平等。这也许与他贫苦的童年不无关系。
   秦红松说,尚老对抗日战争时期颠沛流离的童年记忆尤为深刻。也就是在那时,尚老从他的父辈中收获了受益终身的家风:好好读书。

国医大师尚德俊(右)与儿子秦红松。
   尚德俊的老家在河南省济源县。尚德俊的家人很重视他的上学、读书,这使得尚德俊在童年、少年和青年时期都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。
   在洛阳儿童教养所时,由于学校的条件很差,学生经常挨饿。祖父每周都步行20多里路为他送去一小口袋白馒头,放在学校大门口对面的饭店。后来,他又随叔父前往上海,在那里得到了更好的教育。可能是因为多位亲人都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离世,叔父建议尚德俊学医。叔父的理由很实在:“给老百姓看病,到哪里都受欢迎。”尚德俊听从了。也正是这一次的建议和听从,造就出了一位享誉国内外的医学大师。也许是从小成长的环境使然,也许是向学好学的家风使然。
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他严格要求勤奋实践
   1955年夏季,尚德俊从山东医学院毕业。被统一分配到辽宁省锦西县卫生院(当时的县人民医院)。当尚德俊走进县卫生院的大门,横在他眼前的是,像火柴盒一样的土坯房屋,房顶长满了杂乱的野草。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,他开展普外、急腹症、肛肠疾病、创伤等的诊治和手术治疗,出诊到农村、矿区,为工人、农民诊治疾病。
   在实践中,尚德俊深感自己知识贫乏,缺少临床经验。他一边勤奋工作,一边发愤读书。经常贪婪读书至深夜,想把白天遇到的疾病和难点,都能在夜读中消化吸收或得到解答。在艰苦的环境里,广泛的临床外科实践,使他学到了许多知识,打下了比较好的临床外科基础,开阔了思路,也得到了锻炼。也许是自己的经历,让尚德俊对于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一直非常重视。尚德俊是出名的严格,连病历上写错了一个标点符号,都要标注出来,病历可能需要修改2-3遍,直到一点错误都不能出现。

被妻子悉心照料,他让三个孩子都随母姓
   尚德俊是学者,但亦是性情中人,他对妻子的感激,对母亲的敬仰,是一生难掩的深情。
   尚德俊的妻子秦川秋曾是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的内科主任。他们婚后不久,三年自然灾害来临。因为忍饥挨饿,秦川秋得了浮肿病,但她还是省下一点窝窝头、菜糊给老人、孩子吃,自己实在饿得受不了了,就到郊区拾点野菜充饥。
   母亲的一生,深深影响了子女成长,做人的准则。这是一位刚柔并济的女性,事业上,她是业务水平精湛的女强人,成为了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的创建人之一,创建了千佛山医院内科;家庭中,她又是勤俭持家的传统女性,陪伴丈夫度过风风雨雨并将儿女照顾地妥妥帖帖。
   1998年10月6日秦川秋因患“腮腺癌”而离世,享年68岁。“我父亲常说,他4岁时父亲病故,7岁时离家逃难,自从我母亲来到他身边,他才不再孤单,他才有了希望。”尚老说,“没有秦川秋,就没有今天的我,她是一盏明灯,也是我的‘政委’。”为了表达对妻子深深的爱和愧疚,尚德俊让三个孩子都随母姓,他想让孩子永远牢记伟大的母亲。